前几年申请英国大学,有多“地狱”?
拒信如雪片飞来,语言要求卡得死,申请时间晚一点,系统直接关门。
尤其是中国学生,申请量庞大,各种“限流”政策频出
限制专业数量、卡学历背景、卡语言成绩,甚至卡申请时间窗口
但这一切,在近两年悄悄发生了变化。
2025申请季已显露宽松信号
而2026年
有可能成为近五年来申请英国高校最友好的一届
我们为什么做出这个判断?这不仅仅是经验之谈,而是结合了英国高校的招生逻辑、全球生源变化和中国留学市场的调整,得出的清晰趋势判断
01、全球招生格局重塑
英国高校的“底气”正在下滑
2026年申请季的背景有三:
欧盟生源流失:英国“脱欧”后,来自欧盟的申请人数明显下滑
印度、尼日利亚等非洲、南亚国家受限:政策收紧、签证阻碍加上汇率、通胀带来的经济压力,影响这些“传统热门输出国”的学生赴英意愿
澳洲强势分流中国市场:越来越多中国家庭将目光转向澳洲,特别是中介市场的大力推荐和高签证通过率,加速了生源外流。
英国高校面临生源“真空”的危机,
这意味着——
他们不得不重新争取
来自中国市场的优质学生
02、“王曼爱华”梯队开始松动
申请难度明显下调

过去三年,英国“第二梯队三巨头”:
KCL(伦敦国王)、曼大(University of Manchester)、爱丁堡(University of Edinburgh)是最典型的“爆拒区”:
曼大专业录取标准不断上调
爱丁堡对中国学生控量、控专业背景
KCL甚至对语言成绩细致卡点
但2025fall的中期趋势已悄然改变:
KCL态度明显“软化”已出现主动降分录取案例
曼大对非211/985背景的学生开放度上升,双非、均分85+学生录取案例增多
唯独爱丁堡目前仍保持高冷,尚未明显松动,但预计在2026也会加入“放宽行列”
提示:这类学校的“申请热度”来自于QS排名与广泛认可,一旦申请量下滑,学校就会“反向挽留”。
03、G5释放空间
部分专业向中国学生倾斜

G5顶尖高校(牛津、剑桥、UCL、IC、LSE)在招生上始终保持较强选择权。但如果生源整体缩水严重,即使这些学校也可能释放更多位置,尤其是:
UCL:多个创收型项目、交叉专业项目将更积极录取中国学生
IC/LSE:在面试、waitlist处理上趋于宽松,中国学生面试通过率提高
牛剑:本科难度变化不大,仍属于稳定的“顶级战场”
整体来看,2026申请季,硕士阶段的G5院校将对中国申请者释放更多信号,尤其是:
对均分要求略松
放宽语言提交时间
开设更多轮次申请
04、奖学金、减免政策增加
QS前百之外“卷生卷死”

QS Top 50 的英国大学仍旧具有招生底气,但从Top 50 – Top 100 的学校起,形势就开始剧变:
面临澳洲分流、上游高校虹吸与本土生源紧缩的多重压力
不仅要保排名、还要保生源,甚至要“抢人”
奖学金、学费减免、申请费豁免等政策不断推出
录取门槛逐步下调,对双非院校和均分不足学生更加友好
预计2026年会出现:
QS Top 100 英国高校数量增长(至少提升至17所左右)
一线名校维护地位、二线学校激烈“斗法”,用政策吸引中国学生
回顾十年前的英国留学申请,很多学校不看排名、不强制语言、甚至愿意给出Unconditional Offer,那时是“招生自由时代”
而过去三年,申请人数暴涨、内卷加剧,顶尖学校一边涨分、一边控制中国学生比例,甚至用复杂流程“劝退”部分申请者。
但现在,这股趋势正在拐弯。
2026申请季极可能成为未来五年中最宽松、最有机会的一年
高位院校录取门槛逐步松动
G5学校释放更多配额
双非背景、非主流专业将更容易找到突破口
奖学金覆盖率提高,转offer可能性更大
如果你正准备申请英国高校的研究生课程,2026年将是一个绝佳的上车机会窗口。